您當前位置:主頁 > 安全生產 >
安全生產
解決外賣污染需要抓兩頭
時間:2017-08-28 09:39 作者:彭訓文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點擊量:原標題:解決外賣污染需要抓兩頭(短評)
如今,網上訂餐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打個電話或者是在手機App上點一點,外賣很快送上門。但是您吃完后,剩下的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怎么處理?絕大多數人或許會直接扔進垃圾箱。殊不知,這隨手一扔,造成的是不容忽視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
有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在線訂餐用戶規模達到2.56億人次。以國內某外賣平臺近期發布的大數據為例,其在國內市場有6億用戶,去年在線外賣用戶消費頻次每周消費3次以上的用戶占比高達63.3%。這意味著,每周最少有4億份外賣訂單,產生至少4億件外賣垃圾。而經過媒體調查,這些垃圾目前基本處于無人回收的狀態。
在全球很多國家,外賣產生的垃圾問題同樣嚴重。今年初,世界經濟論壇《新塑料經濟學》報告稱,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塑料的使用增加了20倍,預計在未來20年將再增加一倍。一份來自2015年的報告顯示,每年大約有800萬噸塑料進入海洋。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和印度尼西亞的魚類市場中,1/4魚類的小腸中,都發現了塑料粒子。對于這些被扔進自然界里的塑料來說,要完全降解,至少要470年。
為何問題會變得如此嚴重?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人們的環保意識有待提高。塑料袋、塑料餐盒、一次性筷子,很容易成為垃圾和“白色污染”。如果每個人都有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意識,自備餐具,循環使用,同時注意將垃圾進行分類投放,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這些外賣“副產品”產生的污染問題的。
二是重復利用和可降解材料推廣普及不夠。目前,很多外賣平臺出于成本考慮,使用外賣材料多是一次性、不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本身極不環保,從源頭上導致了污染的產生。
因此,要解決外賣污染問題,需要堅持抓兩頭。
一頭是材料生產者。在更新材料方面,應該在全球倡導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來進行物品包裝,促進相關研發和推廣工作,并降低環保材料的生產成本。同時,利用來源清楚、合理回收而來的再生料加工生產塑料快遞袋,對塑料進行重復利用。
作為網絡外賣大國,中國一些外賣平臺其實已經開始了研發推廣。今年4月,外賣平臺“餓了么”推出新一代環??山到馑芰洗?,目前正在全國范圍陸續推廣。其食品科技研究室正在研制一種用生物材料制成的可食用餐具,包括餐盒、勺子、筷子等。對政府來說,應該對于這些從事環保包裝材料研發的企業予以大力支持,讓這些企業有更大研發動力。
另一頭是消費者。每個消費者都應該提高環保意識,養成重復使用材料的習慣。對于能夠進行二次利用的材料,應該循環利用。相關政府部門、社會組織、企業也應該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鼓勵消費者逐漸養成環保習慣。
【責任編輯:劉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