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主頁 > 人生回憶 >
人生回憶
一位甘肅政法干部的歲月沉思大型系列報道連載
時間:2017-08-03 06:32 作者:裴國棟 來源:中國報道新聞網 點擊量: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
(本報北京訊)裴國棟 男,漢族,出生于1950年7月17日(農歷6月初3日)。甘肅省清水縣賈川鄉裴家莊人。甘肅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曾先后任天水地委報道組新聞工作者、清水縣委報道組組長、天水地區勞改支隊辦公室主任、天水地區司法處辦公室主任、天水市法學會秘書長、天水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天水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等職。2010年按副地級干部待遇退休。在國家級、省級報刊雜志上發表過近千篇文稿;起草撰寫過大量的公文類文章。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曾多次受中央和省、市的表彰獎勵。中央組織部﹑中央綜治委曾給予嘉獎。
作者故居— 清水縣賈川鄉裴家莊
作者工作過的地方—天水市人民政府
自 序
我原定的書名為《往事回睦》,在修改時總感到平淡無味。文章中涉及的許多內容是自己成長過程中對社會、人生、世事的一種洞察和審思。即更名《歲月沉思》為本文的書名。
書槁成文后“中國報道新聞社”以《一位甘肅政法干部的—歲月沉思》為標題分別在“中國報道新聞網”、“中視網”、“一畫開天藝術網”三個媒體同步并機連載。對我鼓舞很大,督促我對此文進行了修改校正。
《歲月沉思》實際是以自己的人生經歷為主線,真實地記錄了記事以來近六十年個人、家庭以及整個家族在社會變革中的悲歡離合。本書從家庭變遷、個人成長過程和事業奮斗中折射出所處的時代背景、生活環境、風土人情和社會發展變化過程及自己人生旅程中的成敗得失。它用真實的史料,把人生經歷中發生的一些事件呈現出來,表現出了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的血肉關系。實際是我人生的感悟,歷史的見證、時代的記錄,也是本人對一些社會問題的思考。
時光流逝,荏苒的時光就這樣悄悄地,慢慢地消失了。
在我短暫的一生中,走過風、走過雨;經歷失敗、體會成功;品嘗過痛苦、享受過歡樂;走過泥濘、踏過坎坷、經歷過挫折和萬苦千辛才幸運的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陽光小路。遠去的塵封往事值得品味,逝去的青春值得回憶,走過的路子留下了時代的印痕,藴含著成長的足跡。
往事歷歷在目,心緒不堪回首,每當我閉上眼睛沉思,那故鄉的炊煙、童年的月夜、父母親的教誨,還有身后留下的串串人生足跡,以及那山間不知名的花草發出的淡淡清香和村前東流小河潺潺的水聲……猶如一幕幕古老電影鏡頭似的在腦海反復顯現,仿佛把我帶到了已然逝去卻永不會磨滅的遠方。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幼年經歷了人民公社化“大躍進”和三年困難時期的忍饑挨餓;上學期間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在停課鬧革命的浪潮中上北京接受毛主席檢閱和“長征大串聯”;退學回鄉后,在生產隊“農業學大寨”運動中披星戴月,戰天斗地,投入到改天換地的戰斗行列;在公辦小學下放到大隊來辦的浪潮中當上當上了民辦教師,不拿工資拿工分,在教書育人的行列工作了五年多時間;后來有幸被推薦上大學,成為特殊環境下的“工農兵大學生”;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后,先后在新聞單位、政法部門工作三十五年時間。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從一名農村放牛娃到一名國家工作人員,經歷了身份的變遷和各種政治運動?;叵肫饋磉@些歷歷在目,件件在心。
閑暇之余,和同事聊天,與家人交談,就會談及幼年時的家庭磨難;學生時代的學習生活;父母﹑兄弟姐妹的生離死別;參加工作后的崗位的變遷。這些往事,恍如昨日。故此在同事和家人的鼓勵催促下,我坐在電腦桌前,生疏地敲起了電腦鍵盤,把學習打字與往事回憶同步而行,開始回憶走過的路、沉思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事件和人物。
回憶走過的路,我珍惜了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人生在世,與父母、妻子、兒女、同事和朋友之間相處實際都是一種緣分。坦誠地說,不論是在家庭、在單位還是朋友之間,我始終懷著一顆誠摯的心,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我深深地感謝曾經幫助、培養、教育我的領導和同仁,使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在政府部門有了一席之地;感謝所有關心過我的親人、同事、朋友,幫我渡過工作和家庭的道道難關;感謝九泉之下的父母親,含辛茹苦地把我養大;感謝我的兄弟姐妹,是他們起早貪黑掙工分供我上學;感謝我的家人與我風雨同舟,共患于難,共同支撐了這個家庭!
在我的一生中付出與緣分緊密相連,我與任何人沒有大的過結。我問心無愧,盡管太多的辛酸融進了昨日的犁鏵;盡管難以抹去的憂傷充斥著我的心靈;盡管大半生的精力揮灑在征途上;盡管癡笑我傻的聲音揮之不去……但我做人的唯一指南是自己的良心和責任,感到慰藉的是自己的正直與誠實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我沒有著書立傳之意,也沒有在人前評功擺好之念,只是想把自己的經歷述說給后代,讓他們知道我們這代人坎坷的經歷和辛酸的奮斗史,讓他們不要忘記在人生道路上曾經幫助過自己的好人之恩。讓他們牢記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開拓事業,成就美好未來,讓他們從我人生的成敗得失中吸取教訓,走好自己的路。
文章是現在寫成的,而所講述的許多事情,都是發生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到廿一世紀初的陳年舊事。當年所親身經歷過的人,有的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有的也將是古稀之年。這其中的許多事件是對是錯,歷史大多已有定論。暫無定論的我也不多加評論,只好由后人去評說罷了。
賀國棟同學《歲月沉思》付梓
馮天真 于甲午秋月
黃河岸畔幸識君,
四十年來誼長存。
生計艱難半書淚,
事業有成一路平。
孝親未盡終抱憾,
仁愛永留昭后生。
大夢醒時向晚唱,
妙筆生花著鄉親。
★ 馮天真:作者系甘肅師范大學中文系同學。
出身篇(一)
父親的去世系列報道之(三)
說起父親的去世,使我肝腸寸斷,傷心到了極點。父親裴迎喜,生于1918年5月18日(農歷戊午馬年四月初八),1991年7月15日(農歷辛未年六月初四)去世在老家勞作的田野,享年73歲。父親去世的那時,我在天水市委政法委工作。父親去世后,兄長托人從老家打電話告訴我。那天古城天水特別悶熱,太陽一出來,地上已像著了火似的,街上兩側行人道上的桐樹葉子帶著層灰土打著卷,無精打采地低垂著頭;柏油馬路被烤得軟綿綿的,腳踩上去留下了深深的足跡。我和往常一樣去上班,在辦公室還沒坐穩,秦城區委政法委兩名同志前來告訴說父親在清水老家去世。開始,我以為他們惡作劇開玩笑,后來看見他們一本正經的樣子和手中拿著的挽帳及殯葬用品,這才使我大吃一驚。天啦,父親真的去世了嗎?頓時全身一震,兩眼發黑,腳下的地直往下沉,短暫失去知覺。原來父親去世后兄長托人給我打電話,所托之人只知道我在政法委工作,曉不得是市政法委還是區政法委。結果這人把電話打到秦城區委政法委。就這樣造成我未接到電話,而秦城政法委的同志先知道父親去世的消息才前來告訴我。那時農村通訊不象現在這樣方便,不要有手機,整個村子上百戶人家連一部固定電話都沒有。往外打電話去集鎮郵電所。
當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我好似晴天霹靂當頭一擊,又好像被人從頭到腳澆了一盆涼水,全身麻木,木呆似的站在地上一動也不動,約幾分鐘才反應過來父親已離開我們。淚水在眼眶轉了轉奪眶而出,填滿淚水的眼晴一片蒙朧,什么也看不清。真是悲痛欲絕!單位的同志們一邊勸導我節哀順便,另一方面急速幫我購買物品、安排車輛,送我回清水老家結殯父親。
送我回家的是當時單位小車司機王師傅。王師傅他為人誠實,處事有方,平時和我關系也非常密切。他看到我悲痛欲絕的樣子,一邊開車,一邊不停的勸導著我。車輛急速的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奔馳,我失聲痛哭,捶胸頓足,悲痛與懊悔之情難于言表。那年春夏少雨,大地上一層似云非云,似霧非霧的灰氣在空中飄??;公路上汽車碾壓飛起的塵土與天上的灰氣聯接起來,漸漸的落了下來,包谷葉面上落著厚厚一層塵土。我思緒萬千,悔恨莫及,狠不得一腳踏進村子問個底細。汽車剛駛進村莊還沒停穩,五叔急急過來一邊擦著淚水,一邊告訴我父親是去世在兄長收割麥子的田地里,靈堂設在兄長的磚瓦窯。
兄長的磚瓦場是在村莊西邊他的責任田里。磚瓦場有二分多地的大小,在緊靠山崖修筑著一個農村常見的燒磚瓦的窯洞。曬磚場左側用一根檁條和十幾根木椽搭建著不到十平方米的庵房,這個簡易庵房是兄長干活歇息的地方。父親的靈堂就設在這個簡易的庵房之中。我們老家那里有人死在外邊不得進莊殯葬的習俗。我走進庵房看見父親一動也不動的直挺挺的躺在那里。我不顧鄉鄰們的勸阻,撲上去跪在他老人家身旁,雙手抱住父親放聲哀傷呼叫:“父親啊……父親……你不能這樣走……不能丟下……不孝兒不管啊……。”無論我怎么喊,怎么叫父親他老人家未應我一聲,喊破嗓子再也喚不起我可憐的父親重新來到人間。鄉親們看見我悲痛欲絕的樣子,你一言我一語地一邊勸導節哀順便,一邊扶我在一旁商議結殯父親的事宜。無論他們怎么說,怎么拖,我像鉛塊似的跪在父親靈前一動也不動。
中午,紅紅的太陽像火球一樣,高高的掛在天空,把大地烤的滾燙滾燙的。哥哥家磚瓦場的大黃狗躲在山崖底下的陰溝中張著嘴,不停的吐著紅紅的舌頭,喘著粗氣。在父親靈前放著一個不大的炕桌。桌上點燃著香蠟祭品,瓦盆內不時有人焚燒紙錢。屋內再連容納一個人的地方都沒有。前來悼念的人們都停留在晾磚場上。他們不停的一邊搖著手中的草帽煽涼,一邊七嘴八舌地議論著父親生前的點點滴滴。我跪在父親靈前只是無限的悲痛和愧疚。真不相信父親就會這樣一聲不吭地走得無影無蹤。
下午四時左右,未聽鄉親們的勸阻,我直奔父親去世的那塊麥田。這塊麥田在離村不遠叫裴家川的地方??匆婝溙锢锔赣H他老人家收割捆好的麥子還整整齊齊躺在地上;未收割的麥子隨風擺動不斷發出唰……唰……的響聲;麥茬地面上父親橫七豎八的腳印清晰可見??墒?,我的父親走了,他永遠離開了我們!怨蒼天為什么奪走我的好父親!怨自己沒有盡到兒女應盡的孝道,沒有讓父親過上一天清閑的日子,怎能讓我年邁的老父親孤零零的去世在勞作的田野。唉,父親呀,您是一世的好人!為什么卻要這樣凄慘地離開我們?
第二天早上天開卯時葬埋了父親。我回到了父親所住過的房間清理遺物。父親用過的镢頭、鐵锨等農具仍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屋檐下;父親穿過尚未洗滌的衣服仍放在床板上;父親用過的水煙瓶仍掛在炕上的墻壁上。堂屋上方桌子上擺放著父親的遺像,他的表情仍然非常嚴肅,似乎又在鞭策我要認真做人,謹慎處世??墒?,現在的父親已經長眠于地下,再也不會聽到他的教誨。我真希望這只是一場夢,醒來后父親依然在不知疲倦地奔波忙碌。依然會在我每次離家時一次又一次叮嚀我要帶好他的小孫子。“城里車輛多要注意安全,過馬路時要手把娃拖上。”這句話幾乎我每次離家時父親都要叮嚀幾遍。如今,我再也聽不到父親的叮嚀,父親真的走了,走得遠遠的了,從今往后當我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這里時,迎接我的將是一把冰冷的鐵鎖,我再也看不到家里的炊煙,聽不到父親親切的呼喚,我再也不能踏進門檻大聲喊叫爸爸了。
【責任編輯:劉海洋】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 周令釗與生肖狗票的36年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近日舉辦了周令釗館藏郵票原圖暨生肖作品...
- 一位甘肅政法干部的歲月沉思大型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 (本報北京訊) 裴國棟 男,漢族,出生于...
- 一位甘肅政法干部的歲月沉思大型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 (本報北京訊) 裴國棟 男,漢族,出生于...
- 一位甘肅政法干部的歲月沉思大型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 (本報北京訊) 裴國棟 男,漢族,出生于...
- 一位甘肅政法干部的歲月沉思大型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 裴國棟 男,漢族,出生于1950年7月17日(農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