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主頁 > 城鎮建設 >
城鎮建設
魅力瑤鄉入畫來
時間:2017-07-13 10:52 作者:楊劍 鄧慕容 來源:邊城晚報 點擊量:
布村 (羅教益 攝)
這里是人間仙境,亦是世外桃源。這里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26000 多瑤漢人民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們勤勞勇敢、善良正直、創新奮進、忠誠愛國,為世人勾勒出一幅山美水美生態美、家和民安百姓樂的美麗畫卷。這里,就是仙人灣瑤族鄉。
仙人灣瑤族鄉位于辰溪縣東南邊緣,鄉政府駐地距縣城、懷化市府各約70 公里,東連黃溪口鎮,西接長田灣鄉,南鄰中方縣花橋鎮,北枕溆浦縣洑水灣鄉,人民政府駐仙人灣村,境內峰巒疊嶂、群山連綿,沅水從境內婉延而過,清水塘電站坐落境內,秀山麗水更添了瑤鄉的靈性。
全鄉總面積 132.68 平方公里,為辰溪縣面積最大的鄉。森林覆蓋率約為70%,總人口 26000 余人,是一個漢族、瑤族、侗族、土家族等多個民族混居的鄉鎮,其中瑤族占 55%。
仙峰毓秀漁歌晚
剛從薄霧中睡醒的仙人灣靜靜的躺在沅江岸邊,近處是政府駐地及商貿中心;遠處是沅江水電明珠——清水塘電站。
仙人灣的清晨是別樣的美麗,一輪紅日自云海深處噴薄而出,隨著云海的飄散,神秘的仙人灣便會漸漸露出美麗的笑容。
這里是天上,亦是人間,云霧中的梯田里有他們秋天豐收的夢。
仙人巖位于仙人灣瑤族鄉境內,是辰溪縣第三大高峰,海拔 1016 米,一年四季風景秀麗。2016 年,仙人巖林場正式申報湖南省生態公園林場,如今的秀美林場又添數道靚麗風景,挺拔翠綠的銀杏林,使人油然想起茅盾筆下的北方白楊樹。
金秋十月,爛漫如錦的格?;ê?,又將游人的思緒帶到了雪域高原——西藏;還有正在建設中的水墨山莊亦是游人休閑、餐飲的好去處。仙人巖坐擁獨異的四時之景,使人爽心悅目。
鄉域內沅水流域的清水塘電站興魅力瑤鄉入畫來建后,昔日的激流險灘不復存在,沅水航運能力、水路運輸安全得到了極大提升,而且接通了黃溪口到仙人灣的陸上運輸大動脈,為沅水中上游兩岸的人民提供了極為便利的交通條件。同時,大壩兩岸樹木蔥郁、鮮花盛開,復墾耕地整齊劃一。白天,花園、洋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夜晚,壩、橋燈火輝煌,村民在燈光下漫步散心,談笑風生,其樂融融。遠眺藍天白云掩映下的清水塘電站大壩,壩橋一體,橫貫南北,天塹變通途,它便是沅江上的一顆耀眼明珠。
漁業村位于鄉域東部、大洑潭電站庫區尾端、清水塘電站大壩出口,是湖南現今僅存的兩個以捕魚為生的漁業村之一。村里沒有耕地,面積只有 0.04 平方公里,現有人口 367 人,其中瑤族人口 218 人,專業捕撈的漁民就有 140 人。
村口是碧波蕩漾的沅江,周圍群山環繞,山水之美集于一身,一年四季風光秀麗。
春末夏初,布村梯田里的水稻長勢正旺,田野里到處綠油油的一片。秋風里,端一杯瑤鄉自釀的米酒,就著禾花魚,再吃一碗香噴噴的米飯,幸福在臉頰蕩漾。 布村的美,是全天候、全四季的。也不單單是全景,只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布村就能為你展現它的妙趣天成。
茶歌瑤調唱千年
關于仙人灣名稱的來歷,眾說不一,最可靠的說法是:相傳很久以前,沅江河岸尼姑坪有一古庵,庵內有一年輕貌美的女尼姑事奉香火。有一天,一游方僧人路經此地,遇見貌若天仙的女尼,見庵內眾尼不在,頓生歹念,女尼誓死不從,拼命跑至潭坎上已無路可逃,便縱身跳下幾十丈高的潭坎。后人們路經此地,聽見潭坎下一石洞傳出敲擊波羅的聲音,都認為此女尼并未死去,而是進到洞中已得道成仙,仙人灣自此得名,此洞也被稱做波羅洞。每年端午時節,龍舟競渡,所有龍舟都會到此洞前祭拜、燒香祈福。有感而曰:潭岸巍峨千尋高,碧水沅江弄波濤,波羅洞中美傳說,仙人邀我話風騷。
仙人灣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據出土文物證實,在新石器時代,先民都在此繁衍生息,鄉政府駐地潭壩上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傍沅水河邊,簡家灣村桐木嶺殘留有漢代古墓群,炮臺村學校周圍有瑤人墳,悻寨村落銀塘有瑤人墓葬。幾千年的歷史,不僅為我們留下了祖先的印跡,更是為我們今天遺留下燦爛的文化寶藏。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間故事,戲曲,歌謠,如茶山調子,沅水號子,陽戲,漁鼓,山歌等多類小調廣為流傳。
來到瑤鄉,玩在瑤鄉,樂在瑤鄉,食在瑤鄉,醉在瑤鄉,休閑之余游者可盡情的品嘗瑤鄉美味,如毛狗、血鴨、鲇魚、鱖魚、庖(刨)湯、家釀米酒、稻花魚、火炕魚、年糕、血糍粑、臘肉系列,還有高山葡萄、紅心獼猴桃、優質楊梅、野生樅菌、野竹筍、野蕨菜等野菜系列。
在漁業村,世世代代以漁為業的生活孕育了濃厚的漁文化,又因地處瑤民聚居區,保存著瑤家特有的風俗?,幩缀蜐O俗兩種文化互相交織、互相融合,形成了別致的漁業村文化。這里,春夏時一片翠綠,水鳥歡叫,魚兒暢游,漁船穿梭,漁歌互答;秋冬則滿眼金黃,把湛藍的天空、晶藍的江水、青綠的山峰點綴得更加絢爛。迎著微微的江風,在落日余暉中泛舟行水,讓人不禁感嘆: 這山,這水,讓人迷戀又沉醉……熱情好客的瑤鄉漁妹子 ( 向娟攝 ) 漁業村有著豐厚的“漁”文化,更有那一提便讓人流口水的“魚”文化。捕魚歸來,琳瑯滿目的各種鮮魚、鮮蝦絕對是美食中的上品,尤以鲇魚、鱖魚為甚。因為捕魚、因為吃魚,漁村的漁民烹飪魚的方法是千奇百怪、層出不窮,總能變著法子整出新花樣,看似簡單的魚,經漁人的手稍加擺弄,清蒸味、紅燒味、糖醋味、酸辣味、麻辣味、鮮湯味、醬香味、火炕味……魚頭味、魚肚味、魚尾味、魚脊味、魚雜味……就連有點變味的臭魚也能整出香噴噴的美味佳肴。
漁業村 (蔣傳寬 攝)
五月端陽,肉粽飄香,龍舟競渡,上下百里十鄉,百十余艘龍舟齊聚清水塘庫區,共慶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祈福國泰民安。
這是鬧完端午龍舟休息的龍舟長亭—— 一亭橫臥沅江邊,不忘端午萬萬年,年年端陽舟下水,屈子情懷千古傳!
【責任編輯:劉海洋】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 “這是一條通往現代化的繁榮之路 去年11月竣工通車的蘇艾高速公路一期項目。 本報記者 孫廣勇攝...
- 上海浦東的這個小村 用一方院子托 惠南鎮海沈村一角 東家門口一片竹籬笆,西家門口一盆陶罐花步...
- 保護古村 留住鄉愁 10月9日,江西省南昌縣三江鎮后萬村村民在村里小巷行走。后萬...
- 民俗范兒加國際范兒 西安年味吸引 流光溢彩的大唐不夜城 正月初五,大唐芙蓉園300架無人機表演燈...
- 北京東城整治百街千巷彰顯古都風 原標題:環境美了,居民樂了東城整治百街千巷彰顯古都風貌...
- 陜西: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打造特色 陜西西咸新區秦漢新城鳥瞰。 資料圖片 以特色小鎮帶動吸引高...